考试结构 1.填空题:1*15=15
人文地理学、人口地理学、人口和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人口构成(人口结构)、人口负担系数(抚养比)、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移民、迁出地&迁入地)、国际、国内人口迁移、难民(联合国&地理学角度)
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以人地关系为基础,着重研究地表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与变化。
人口地理学: 研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口分布、人口构成、人口变动和人口增长的空间变化,及其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的学科。
人口和人口分布:
人口
:生活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一定时间,居住在一定地域,实现其生命活动并构成社会生活主体,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
人口分布
: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是人口过程在空间的表现形式。
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量。
人口构成:
人口构成
是指具有不同自然的、社会经济的、地域特征的人口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各特征的人口数在人口总数中的百分比,也称人口结构。人口结构包括自然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和地域结构。人口的自然结构根据人口自然地理生理特征划分,主要包括人口的年龄、性别、种族结构等。
人口负担系数:
(Dependency Ratio): 某一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14岁的少儿人口和≥65岁的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人口)之比,分为少儿负担系数、老年负担系数和总负担系数。
\[少儿负担系数=\frac{\leq14岁人口}{15\sim 64岁人口}\times 100\%\\老年负担系数=\frac{\geq65岁人口}{15\sim 64岁人口}\times 100\%\\总负担系数=少儿负担系数+老年负担系数\\\]人口赢利期:总抚养比<50%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和程度的指标。即一定时期内人口的自然增长数(出生数减死亡数)与人口总数之比,通常以一年为期,用千分数表示。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
一般是指人口自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的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空间移位、居住地变更、时间限度)
国际、国内人口迁移:
难民:
研究对象: 人文现象(人文事象、文化景观):一个疏松的社会文化综合体。
学科特性:
研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口分布、人口构成、人口变动和人口增长的空间变化,及其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的学科。
研究人口地理分布,人口变动、人口迁移,人口增长,人口构成,劳动力资源,人口承载能力等人口密度——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量。
它把单位面积的人口数表现得相当清楚。计算人口密度的土地面积是指领土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和内陆水域,不包括领海。由于人口密度指标是假定人口均匀分布在它所涉及的一定地域内,因此,人口密度计算的范围愈小,就愈能如实地反映人口分布的情况;范围愈大则只能概括地揭示人口分布的大势。
不足之处:
人口抚养比
即人口负担系数
(Dependency Ratio),指的是某一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14,>=65)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值,分为少儿负担系数、老年负担系数和总负担系数。
人口赢利期:总抚养比<50%
人口红利: (Population bonus)是人口转变进程中出现的特定阶段,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扩展,比例上升(“人手”增加),人口抚养比下降(“人口”减少),形成一种有利于经济快速增长的年龄结构或人口机会窗口。
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人口红利所提供的充裕劳动力和较轻的人口抚养比
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中低纬、近海岸、平原)
中国人口分布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
聚落、聚落地理学、城市、城市地理学、乡村、工业化、基本和非基本活动、城市职能和性质
聚落:又称为居民点,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不单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聚落地理学:研究聚落的形成、发展和分布规律的学科。分为乡村聚落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两大分支学科。
城市: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Settlement)的一种特殊形态。
乡村:以从事农业活动的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乡村聚落除城市以外的位于农村地区的所有居民点,包括村庄和集镇。
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总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城市的基本和非基本活动:
城市职能和性质:
城市职能
是城市科学里的专门术语。它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城市性质
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包括城市化的衡量尺度, 城市化过程, 城市化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效果与问题, 城市化水平预测,以及各国和各地区城市化对比研究等。
①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②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 ③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 ④城镇具有上下水、电灯、电话、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⑤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还可以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许多方面寻找城乡间的差异
城市化包括区域范围内城市数量的增加和每一个城市地域的扩大两个方面。
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 • 第一种是正统的城市化类型,即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又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它们之间协调发展。 • 第二种是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而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两种情况: a)假城市化(Pseudo-Urbanization):在城市中居住着大批没有城市化的人 b)过度城市化(Hyper Urbanization,或Over-Urbanization):人口地域集中和城市型景观地域推进的速度很快,超过经济发展速度,却缺少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
•第三种是只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而没有或很少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也分为两种情况: a)郊区城市化(Suburbanization)、逆城市化(Counter urbanization)。 b)乡村城镇化(Rural Urbanization) 农民的生活方式向城市型转化,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逐渐向农村中的小城镇集聚,加速农村原有小城镇发展,形成许多新的小城镇,这种现象可称之为乡村城镇化
动力机制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基础和前提
工业(第二产业)是城市化的动力
1.工业创造了物质财富与经济收入,支援了农业发展,有利于农业剩余粮食的产生,为城市提供剩余人口。 2.工业化的发展,可以吸收容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为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生产转化提供了可能。 3.工业化促进了城市自身的发展,表现在吸收大量人口,扩大城市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为城市建设提供了资金。 4.工业化推动了城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发展。
服务业(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劲和方向
推拉模式(推拉说) 1)用于解释城市集中阶段机制的推拉说
2)分散逆城市化阶段的推拉说
3)置于两种不同类型国家的推拉说
类型(key point)
发展阶段
单一指标和复合指标。
度量城镇化的指标可以有城镇化水平、城镇化规模、城镇化速度、城镇化质量、城镇人口增长因素等多个方面。
主要指标法:
复合指标法: 选用与城市化有关的多种指标予以综合分析,以考察城市化的进展水平。
概念与理论:
产业是指由利益相互联系的、具有不同分工的、由各个相关行业所组成的业态总称。围绕者共同产品进行工作。
产业结构
是指生产要素(劳力、资本、信息、技术、原料等)在产业部门间的比例构成和他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或者说是一种配置状况及其制约方式。它是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属性。
产业分类
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将国民经济各种成分进行分解与组合,是研究产业结构的基础。
国际上:两层次
国内:四层次
现代服务业
是第三产业的延伸和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佩第克拉克定律: 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霍夫曼工业化阶段理论: (指资本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生产资料工业)是呈下降的趋势。 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不发达,此时,霍夫曼比例为5 (±1)。 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发展速度比消费资料工业快,但在规模上仍比消费资料工业小得多,这时,霍夫曼比例为2.5(±1)。 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规模大体相当,这时,霍夫曼比例是1(±0.5)。 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超过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
库兹涅兹法则: 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雁行模式: 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
主导产业:是指具有一定规模,能够较多地吸收先进技术,保持高于区域整体的增长速度,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的产业部门,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
支柱产业:指的是净产出在区域经济总量中占有较大份额的产业。严格来说仍属于优势产业的范畴,但优势产业不一定都能成长为支柱产业,因为它更强调某一产业在整个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及其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
区别:
内容: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
意义: 1、农业地理学意义 (key point) 它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这种空间分异源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呈现出同心圆结构。它提出了农业地理学的两个原理: o 不存在对所有地域而言具有绝对优势的农业生产方式,即农业生产方式的相对优越性。 o 距市场越近、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越合理。 2、经济学意义 它创立了孤立化的研究思维方法。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成为土地利用一般理论的基础。
缺点: ►该理论未考虑自给性农业经营的空间问题; ►追求最大地租收入的行为动机与现实不完全符合; ►技术与交通条件的改善使距离因素决定性制约作用减弱; ►缺乏城市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
应用:
内容: 第一阶段: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 第二阶段:劳动费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 第三阶段: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意义: (1)韦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 (2)提出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 (3)指向理论已发展成为了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
缺点: 韦伯工业区位论中有不少假定(如运费构成,完全竞争条件)与现实存在距离,同时,忽视了决策者的差异、技术变化以及政策因素等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因而降低了其现实有效性。
应用: (1)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依据原料指数可判断其区位倾向 (2)劳动费指向论的应用 ——韦伯测定了当时德国机械、金属和运输机械工业的劳动费指向程度。纺织业和精密机械零件行业的区位是典型的劳动费指向性产业。一般向都市周边和农村地域分散的工业大都是劳动系数高或对集聚利益要求不高的行业。 (3)集聚指向论的应用 ——工业由分散走向集聚,再由集聚趋于分散已成为工业区位空间运动的一个规律。“二战”后,日本“三湾一海”形成了高度密集的重化学工业集聚带。20世纪70年代后,这种集聚有所缓和,特别是京滨工业地带的临海部工业的集聚出现停止。
宗教
是一种为社群所认知的主宰的崇拜和文化风俗的教化,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多俗宗教是对超自然力量、宇宙创造者和控制着的相信和尊敬,它给人以灵魂并延续至死后的信仰体系。
文化
是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历史沉淀,是人们对伦理、道德和秩序概况的认定,也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基本准则。
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
佛教:产生时间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地点古印度
基督教:产生时间:公元前1世纪,创始人:耶稣,地点:巴勒斯坦地区
伊斯兰教:产生时间公元7世纪(610年),创始人为穆罕默德,地点是麦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