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ctures

Chapter 3 大气圈与气候系统

key issues

认识大气的组成、特性及其运动规律,掌握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key point

3.1 大气的组成和热能

1. 大气圈的组成

大气的组成

地球外层的大气圈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由干洁空气、水汽悬浮尘粒或杂质组成。大气物质由三相:气相、液相和固相。

大气组成     主要作用
干洁空气 主要成分 $N_2$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O_2$ 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
  次要成分 $CO_2$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
    $O_3$ 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水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
固体杂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空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干空气): 不包含水汽和固体杂质的整个混合气体

目前,人们关心最多的是含量较少、寿命较短的微量和痕量成分,如二氧化碳(CO2)、臭氧(O3)、水汽以及气溶胶等。这是因为尽管它们的浓度很低,但它们在大气中的浓度均有较大的时空变化,对地气系统热量的收支、大气温度的垂直结构及人类活动有着明显的影响。

二氧化碳($CO_2$)

臭氧($O_3$)

◼ 南极臭氧洞指的是南极春天(每年10月),南极大陆上空气柱臭氧总量急剧下降,形成一个面积与极地涡漩相当的气柱臭氧总量很低的地区。 ◼ 臭氧洞有两层含义:一是从空间分布的角度来看,随着纬度增加气柱臭氧总量逐渐增加,在南极环极涡漩外围形成臭氧含量极大值,进入环极涡漩后,气柱臭氧总量 突然大幅度下降,形成低值区;二是,从时间角度看,9 月到10月南极地区气柱臭氧总量突然大幅度下降,形成季节变化中低谷

水汽

气溶胶

大气污染及其种类

2. 大气圈的结构

天高地厚?:高层大气物理学:大气上界为3000km。假定大气是均质的,则大气高度约8000m。

大气质量

大气压力

大气分层

由于地球引力作用,大气密度随高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到大气上界,逐渐过渡为星际气体密度。 按照分子组成,大气可分为两个大大层次,即均质层和非均质层。均质层为从地表至85km高度的大气层,除水汽有较大变动外,其组成较均一。从地面到高空,不仅大气的密度、成分不同,大气的温度也存在着明显的变化。 可以这么认为:地球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形成 三个相对的暖层和两个相对的冷层
大气的垂直分层的依据

大气中温度、密度以及物质成分的分层结构 世界气象组织(WMO)根据气温从地面到高空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将整个大气分成: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暖层

极光: 作为太阳风的一部分荷电粒子在到达地球附近时,被地球磁场俘获,并使其朝向磁极下落。它们与氧和氮的原子碰撞,击走电子,使之成为激发态的离子,这些离子发射不同波长的辐射,产生出红、绿或蓝等色的极光特征色彩。在太阳活动盛期,极光有时会延伸到中纬度地带。

散逸层

大气分层结构小结

层序 高度 温度分布特点
对流层 0~17km 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
平流层 17~50km 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
中间层 50-80km 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
暖层 80-500km 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
外层 500km之外 地球大气与宇宙的过渡层
层圈 高度范围 温度变化 物质成分变化 对流特征
对流层 0~10km 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 N2、O2、CO2及惰性气体和一些有害气体、水气、气溶胶粒 对流运动显著,水平、垂直运动,形成各种天气现象。
平流层 ~50km 气温受地面影响较小(气温随高度增加基本不变) 臭氧明显增多,水汽含量极少 气流稳定,水平运动为主
中间层 ~80km 随高度升高而迅速降低 ↘ 水汽含量极少 强烈垂直对流,顶层出现一个电离层
暖层 ~800km 随高度升高而迅速升高 ↗ 空气稀薄 空气高度电离,反射无线电波
外层 >800km 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空气稀薄 大气质点能散逸到星际空间

3. 大气圈的热能

地球气候系统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辐射,它从根本决定地球、 大气的热状况,从而支配其他的能量传输过程。地球气候系统内部也进行着辐射能量交换。因此,需要研究太阳、地球及大气的辐射能量交换和其他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能主要分布在可见光区和红外光区,其中,可见光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50%,并以0.47um附近最强,红外区占43%,紫外区占7%。太阳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单位:焦耳/平方厘米*分。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随纬度、季节的分布情况:

太阳常数: 在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cm^2$面积内,1min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称为太阳常数。数值为 $1370W/m^2$

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减弱: 太阳幅射光通过大气圈,然后到达地表。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有一定的吸收、散射和反射作用,使投射到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能完全到达地面。所以在地球表面所获得太阳辐射强度比1370W/m2小。

太阳暖大地 - > 大气还大地 - > 大地暖大气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温室效应: 大气中各种微尘和二氧化碳成分的存在,犹如温室覆盖的玻璃一样,阻挡了地面向外的辐射,增强了大气你辐射,对地面由保温和增温的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温室效应。 阳伞效应: 大气中微尘的增加,由于在阳光下撑了一把伞,减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对地面由降温作用,这种现象称之为大气阳伞效应。

为什么天空呈现蔚蓝色? 主要是因为空气分子在选择地对波长青色、蓝色光进行散射。 为什么日出、日落时,太阳呈现红色? 太阳高度角不同,太阳光通过大气的厚度也不同,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光投射时所穿过的大气质量就大(垂直时,穿过的质量为1),日出、日落时,日光通过的大气质量数最大,尤其是底层大气的水滴、灰尘等大质点多,红光、橙光散射增强,导致出现红色霞光。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总辐射):总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
直接辐射:太阳光以平行光线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的辐射。 影响直接辐射的因素:

散射辐射:太阳光经散射后到达地面的部分。
影响散射辐射的因素:

影响总辐射的因素:

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道道地面的太阳辐射只有一部分被地面吸收,另一部分则被地面反射出去。地面对入射太阳辐射的反射取决于地面的反射率。而反射率取决于地面的性质。 一般地:陆地表面约为10%~30%,且随着太阳高度的减小而增大,神色土比浅色土小,粗糙土比平滑土小; 水面随着太阳高度角和平静度而变,太阳高度角愈小,反射率愈大,波浪起伏的睡眠,其反射率为10%,对陆地稍小。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4. 气温

气温时大气热力状况(空气冷热程度)的数量度量。目前,气象观测和记录的气温,是指离地面一定高度上(我国规定1.5米高),放在百叶窗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空气温度。 理论研究方面,多数采用绝对温度(开式温度),以(°A)或者(°K)表示。温度换算:$K=C+273.16$

表征温度变化的几个物理量

气温的空间分布

大气温度在水平方向山和处置方向上的分布都是不均匀的。

等温线:同一水平面上气温相同个点的连接。任意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温度都相等。表示同一时间等温线水平分布状况的地图,叫做等温线图。

气温的水平分布:主要受纬度、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大气环流、洋流等因素影响。

气温的垂直分布: 每上升单位距离气温的降低值,称为气温直减率,以 r 表示,单位为℃/100m 。 对流层大气平均 r = 0.65 ℃/100m 。气温直减率一般夏季和白天大,冬季和夜晚小。

逆温

地球上的热量带

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尽管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从全球范围来看,热量分布总趋势仍然与纬度大致平行,由低纬向高纬呈带状排列,形成地球上的热量带,热量带是形成地球气候带的基础。

小结
◼ 1. 太阳辐射能在地球上的接收和转化过程。
◼ 2.大气获得能量的具体结构包括吸收太阳辐射;吸收地面辐射;潜热输送;感热输送。
◼ 3. 地-气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辐射收支是平衡的。
◼ 4. 气温是大气热力状况的数量度量

3.2 大气水分和降水

1. 大气湿度

大气从海洋、湖泊、河流以及潮湿土壤的蒸发或植物的蒸腾作用中获得水分。水分进入大气后,通过分子扩散和气流的的传递而散布于大气中,使之具有不同的潮湿度。常用多个湿度参量表示水气含量。

为什么暴雨总是发生在暖季? 因为暖季,气温比较高,饱和水汽压大,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含量增多,因而能使原来已处于饱和状态的蒸发面因温度升高而变成不饱和,蒸发增强,当温度降低时,由于饱和水汽压减小,空气中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

2. 蒸发与凝结

水相变化与潜热交换蒸发——由水变成水汽; 凝结——由水汽变成水; 冻结——由水变成冰; 融解——由冰变成水; 凝华——由水汽直接变成冰; 升华——由冰直接变成水汽。

水的相变过程伴随着能量转化和交换,这种能量称为潜热(能)

蒸发及其影响因素

凝结是发生在f≥100%(e≥E)过饱和情况下的与蒸发相反的过程。凝结现象在地面和大气中都能发生。

3. 水汽凝结现象

空气中的水两个凝结条件:

空气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的途径:

露与霜: 日没后,地面及近地面层空气冷却,温度降低。当气温降到露点(湿空气等压降温到饱和时的温度)以下时,水汽即凝附于地面或地面物体上。如温度在0摄氏度以上,水汽凝结为液态,称为;温度在0摄氏度一下,水汽凝结成固态,称为

霜和露的形成条件: 近地面层空气湿度要大;有利于地面辐射的扩散。 晴天、夜晚容易形成霜和露。

霜期 入冬后第一次出现霜日交初霜日,最后一次出现霜日叫做终霜日。自初霜日其至终霜日止的持续期称为霜期。自终霜日到初霜日的持续期称为无霜期。

雾淞是一种白色固体凝结物,由过冷雾滴附着于地面物体或树枝迅速冻结而成,俗称“树挂”。多出现于寒冷而湿度高的天气条件下冻结而成。它经常出现在有雾、风小的严寒天气里。 雨凇是平滑而透明的冰层。它多半在温度为0—-6℃时,由过冷却雨、毛毛雨接触物体表面形成;或是经长期严寒后,雨滴降落在极冷物体表面冻结而成。

雾(fog) 雾使漂浮在近地面曾的乳白色微信奥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如果能见度在1~10km内则为轻雾。

霾(haze) 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他也能使大气浑浊,事业模糊并能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

雾和霾的区别

:是高空水汽凝结现象。空气对流、锋面抬升、地形抬升等作用使空气上升到凝结高度时,就会形成云。此时气温如果在0℃以上,水汽凝结为水滴;如果在0℃以下,一般凝华成为冰晶。

云的形成条件


4. 大气降水

1. 降水的形成

降水的定义:从云中降到地面上的液态或者固态水,称为降水。 降水的形成: 云滴增大为雨滴、雪花或者其他降水物,并降至地面的过程。 关键:只有当云滴增长到能克服空气阻力和上升气流的顶托,并且在降落到地面的过程中不至于被蒸发掉时,降水才形成。

从雨滴到形成降水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雨滴下降速度超过气流上升速度;二是雨滴从云中降落到地面前不被完全蒸发。降水的形成,必须经历云滴增大为雨滴、雪花及其他降水物的过程。(key point)

2. 降水的类型

根据降水形成原因(主要是气流上升特点),可分为四个基本类型:

3. 降水的时间变化

降水强度 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称为 降水强度。气象部门为确定一定时间内降水的数 量特征,并用以预报未来降水数量变化趋势,将 降水强度划分为若干等级 雨量和分级:

种类 24小时降水量 12小时降水量 目视特征
小雨 <10mm <5mm 雨滴清晰可辨,地全湿,无积水或积水形成很慢
中雨 10~24.9 5~14.9 雨滴连续成线,可闻雨声,地面积水形成较快
大雨 25.0~49.9 15.0~29.9 雨滴模糊成片,雨声激烈,地面积水形成很快
暴雨 50.0~99.9 30.0~69.9 雨如倾盆,讲话受雨声干扰而听不清,地面积水->水流
大暴雨 100.0~249.0 70.0~139.9  
特大暴雨 >250.0 >140.0  

3.3 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大气时刻不停地运动着。就规模而言,既有对全球产生影响的大规模的全球性运动,也有对局地地区产生影响的小尺度的局地运动。这种不同规模的大气运动状态,称为大气环流。大气运动最直接的原因是气压的时空分布和变化,尤其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存在和变化。大气运动的最直接的结果是使地球上的物质能量得以传输。

1. 大气的水平运动

2. 大气环流

全球环流

季风环流

局地环流

由于局部环境影响,如地表受热不均、地形的起伏以及人类的活动等引起的小范围气流运动,称为局地气流。

主要的天气系统

地带\尺度(km) 大尺度 中间尺度 中尺度 小尺度
温带 超长波 气旋、锋 背风波 雷暴
副热带 副热带高压 副热带低压切变线 飑(biao)线、暴雨 龙卷风
热带 赤道辐合带季风 台风、气团 热带风暴对流群 对流单体

3. 气团

4. 锋

冷锋与暖锋

5. 气旋和反气旋

  1. 名词解释:干洁空气、大气气溶胶、气压、地转风、梯度风、大气环流、行星风系、三圈环流、季风、海陆风、气团
  2. 大气的成分及其作用
  3.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的特点。
  4. 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力及其特点
  5. 锋、锋的分类及锋面天气
  6. 气压及其分布规律
  7. 为什么晴朗无风的夜晚常有露水?在晴朗无风的夜晚,辐射冷却强烈,近地面层空气因冷却值露点温度,使水汽发生凝结。
  8. 为什么冬季英国境内雾日多? 因为温湿的西风气流扽股后将热量传给下垫面,降温至露点,而发生水汽凝结。

3.4 气候的形成

气候的概念

气候系统

气候的形成

气候带和气候型

采用成因分类法:根据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环流因子、下垫面因子来划分。

3.5 气候变化